找到相关内容42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修建明孝陵毁了定林寺

    的建筑悉数不留。定林寺恰恰不幸在这一范围之内。当时只有同遭厄运的开善寺得以异地重建,成了今天的灵谷寺。而包括定林寺在内的其他古寺悉数拆毁,文化圣地从此消失。   遗址现身有望寻见刘勰墓   最近,中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93355906.html
  • 南郭寺碑碣纪要

    南郭寺碑碣是记录南郭寺历史的石刻文书,又是南郭寺历史的见证,也是这座名胜古迹的一条风景线。南郭寺原有碑刻石碣数量不少,但损坏严重,现存数量不多。据传于1958年将部分重要碑石迁移于城南人民公园,做修建碑林用,后因故碑林尚未建成,被搬迁去的碑碣均遭厄运,下落不明。因此,南郭寺现存碑碣为数不多,仅就所剩重要碑碣现状记录留存,以供研究考证之参阅。  一、佛鼎尊胜“陀罗尼多经”幢。石柱六棱型,基大顶小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10955959.html
  • 庐山栖贤寺的古画

    借口到寺里游玩,趁好客的湖北籍和尚为他们烧水沏茶时,偷走了2幅。后又被一军阀盗购了1幅。所以至抗战前,这200幅罗汉图只剩下了119幅。  日寇侵华,栖贤古寺自然遭到厄运,殿堂僧舍被毁,佛像宝物被劫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32458715.html
  • 宗教的世俗化与社会的神圣化

    性”不可避免地遭遇到“贬值”的厄运——只能“暂时性”地满足人们的需求,而无法得到永久性的认同。  这也是上文所说世俗社会获得胜利、同时遭到失败的一个表现吧。 ...

    千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3560191.html
  • 专业人才是护法卫教的有力后盾

      专业人才是护法卫教的有力后盾  戴慧洋  最近,土城广承岩的信众,在住持传斌法师的统理下,酝酿发起护寺活动,因广承岩被画入都市计画道路,面临拆除的厄运。  这种毁寺逐侩的悲剧,古已有之。但广承岩是广钦老和尚手创,因此特别引起四众关切。如果这种悲剧发生在其他道场,恐怕只有无奈地坐令被拆,束手无策。  我老是感觉,政府对佛教实在太不厚道了。佛教在安定人心、端正风俗方面的贡献,政府不闻不问;每年数...

    戴慧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2365055.html
  • 野蛮的儿童——索达吉堪布

    脱被捉的厄运。若发现蛇,胆大的孩子用一根木棍猛击它的头部,然后一手抓住蛇的颈部,另一只手掐住颈部的皮往下拉,撕开肚腹,直接把蛇胆拿出来吞吃。有人说吃蛇胆能治眼病,这其实是无稽之谈。打鸟是小孩们常干的事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5576453.html
  • 如何正规而又如法地供请佛像?

    厄运,拥有无边的福德! 老实说,所有学佛的人,必都是有宿根和善缘的,今天的因地菩萨,未来便可早证佛果。我们既是未来的佛,我们信自己,礼自己,成就(所得的好处)无一不属于自己,多拜忏,多礼佛,是非常合算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2376703.html
  • 细水潺潺玉泉寺

    气派,鼎盛一时。1944年,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连江,千年古刹惨遭厄运,除法堂外,损坏惨重。现存建筑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而建。   玉泉寺以泉水出名,昔日僧侣草庵而栖,引泉自给,其僧“肋强骨坚,语音铿然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514890616.html
  • 文化瑰宝北石窟

    厄运。及至清末以来,寺阁佛轩遭焚,造像屡屡受损,寺院几成瓦砾,渐渐无人间津,以至被人们遗忘。直到1959年,北石窟寺才被重新发现,得以重放光彩。1963年,北石窟寺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60292484.html
  • 乾元塔遐思

    地区的重镇,“唐蕃道”和丝绸之路贯穿全境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,战乱不断,河州城几次被毁,城外之乾元塔也难逃厄运。但屡毁屡建,始终屹立于北山之巅。河州四乡民众,不管自己的生活多么窘迫,或...

    辛治国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0893321.html